2021年Q3開始,全球半導體短缺形勢逐漸從全線緊張轉向結構性緩解階段。小容量NOR存儲器、CIS、DDI等消費電子等部分通用芯片產品供應量增加,庫存水平有所增加。部分產品價格開啟下降通道,代理商由囤貨轉為銷售。從產能來看,部分依賴8英寸特種技術的先進技術和產能仍在排隊,尤其是仍按計劃滿產漲價的中小企業。
不過,從目前來看,2022年全球半導體產能緊張的局面大概率會得到全面緩解,甚至部分通用性較強的產品出現過剩風險,部分芯片產品將持續積累由于“長短料”問題導致庫存。,2022年下半年將提前進入降價通道,價格回調幅度將超過10%-15%。然而,短缺和過剩是一個動態的調整過程。2022年的產能情況仍將面臨以下變數:一是新冠疫情的演變方向,特別是突變毒株“奧米克龍”是否會讓全球供應鏈體系再次陷入停滯和供應不足。
其次,某些外部擾動可能會影響某些廠商的擴產進度,如重大災害、拉閘限電,或受制于美國關鍵設備出口許可的進展,從而進一步影響全球產能供需分布。
第三,盡管全球需求下滑,但在元界、雙碳等新經濟政策背景下,是否會出現像智能手機這樣可持續的、現象級的、龐大的市場,帶動全球半導體行業再次進入強勁需求周期?。四是地緣政治和科技民族主義影響,全球供應鏈體系再次進入深度不確定狀態,加劇了全球主要芯片應用廠商的庫存增加需求。
盡管2022年的半導體行業仍可能受困于產能問題,但比2021年的過山車市場更加穩定。此外,隨著整個行業關注度的不斷提高,參與者的數量和質量都有所提高,導致整個行業發展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。如何從追求規模和比較優勢轉向追求品質和差異化創新能力,可能是2022年國內很多半導體企業需要思考的問題。